教育教学
学校坚持“校企共建,打造特色,深化内涵,服务社会”的专业建设理念,充分对接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,形成以人工智能为特色的专业体系,培养新兴产业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,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。
1.坚持校企共建,完善专业建设机制。
成立由行业协会、企业界、教育界、政府职能部门的专家等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,定期召开专门会议,指导学校专业建设工作。制定《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专业建设管理办法》,构建专业设置、专业管理、专业评估以及专业建设的反馈和激励制度,形成专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。坚持校企共建专业原则,建立校企共建专业的长效机制。
2.对接社会需求,科学构建专业体系。
围绕学院办学定位和办学目标,结合《重庆市建设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“十三五”规划》和《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6-2020人才需求指导目录》(2016版)等文件的指导意见,以新兴产业岗位的人才供求关系的深入分析论证为依据,依托永川华为(永川)联合技术创新中心的技术优势,对接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需求,在2020-2024年分步建设23个专业,构建以人工智能为特色的专业体系。
重庆智能工程学院专业设置情况一览表(2020-2024)
序号 |
专业 代码 |
专业名称 |
学制 |
计划开设时间 |
所在系 |
备注 |
1 |
610217 |
人工智能技术服务 |
3年 |
2020年 |
人工智能系 |
首批申报 |
2 |
610215 |
大数据技术与应用 |
3年 |
2020年 |
人工智能系 |
首批申报 |
3 |
610115 |
移动互联应用技术 |
3年 |
2020年 |
人工智能系 |
首批申报 |
4 |
610119 |
物联网应用技术 |
3年 |
2020年 |
人工智能系 |
首批申报 |
5 |
610213 |
云计算技术与应用 |
3年 |
2021年 |
人工智能系 |
|
6 |
610106 |
智能监控技术应用 |
3年 |
2023年 |
人工智能系 |
|
7 |
610105 |
智能终端技术与应用 |
3年 |
2024年 |
人工智能系 |
|
8 |
560309 |
工业机器人技术 |
3年 |
2020年 |
智能制造系 |
首批申报 |
9 |
610107 |
汽车智能技术 |
3年 |
2021年 |
智能制造系 |
|
10 |
560610 |
无人机应用技术 |
3年 |
2021年 |
智能制造系 |
|
11 |
610104 |
智能产品开发 |
3年 |
2022年 |
智能制造系 |
|
12 |
560304 |
智能控制技术 |
3年 |
2022年 |
智能制造系 |
|
13 |
560101 |
机械设计与制造 |
3年 |
2023年 |
智能制造系 |
|
14 |
610120 |
集成电路技术应用 |
3年 |
2024年 |
智能制造系 |
|
15 |
610210 |
数字媒体应用技术 |
3年 |
2021年 |
数字传媒系 |
|
16 |
610216 |
虚拟现实应用技术 |
3年 |
2022年 |
数字传媒系 |
|
17 |
610207 |
动漫制作技术 |
3年 |
2022年 |
数字传媒系 |
|
18 |
610209 |
数字展示技术 |
3年 |
2023年 |
数字传媒系 |
|
19 |
610212 |
移动应用开发 |
3年 |
2024年 |
数字传媒系 |
|
20 |
630801 |
3年 |
2021年 |
经济管理系 |
|
|
21 |
630804 |
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 |
3年 |
2022年 |
经济管理系 |
|
22 |
630304 |
会计信息管理 |
3年 |
2023年 |
经济管理系 |
|
23 |
630505 |
经济信息管理 |
3年 |
2024年 |
经济管理系 |
|
3.打造骨干专业,推动专业群建设。
重点打造人工智能技术服务、云计算技术与应用、大数据技术与应用、移动互联应用技术、物联网应用技术、工业机器人技术、数字媒体应用技术、电子商务等骨干专业,形成学校的专业品牌。以骨干专业为龙头推动专业集群发展,逐步形成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智能制造、数字传媒、数字经济管理五大核心专业群。
4.完善课程体系,建设课程资源。
坚持校企共建课程原则,充分利用华为等企业的技术和岗位标准设置课程内容,编制课程材料,建立课程标准,实现课程标准与岗位标准的无缝对接。推进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、项目化课程改革以及信息化教学改革。系统建设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,完善课程体系。强化教学目标任务驱动,推动教学模式改革。引进建设信息化智能化教学平台,推进慕课、微课和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,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。至2024年,建成校企一体化在线课程平台1个,建成在线开放课程30门,获评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,校企共同开发专业建设标准10个,开发课程标准40门。
5.加强实训条件建设,提升实践教学水平。
依托华为技术设备的支持和华为ICT实训中心的建设经验,高标准建设人工智能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物联网、移动通讯等专业实训条件,依托华为的技术力量加强相关实训平台的管理运行。参照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,按专业群系统推进各专业实训条件建设,实现各专业实训条件全面达标,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3000万元。利用与华为紧密合作和地处产业园区等校企合作优势,广泛建设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,各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均达到3个以上。充分利用华为等合作企业的技术力量与培训经验,与企业联合开展专业实践教学,构建校企协同的实践教学体系。将华为等企业成熟的培训服务、培训认证、职业认证引入专业实践教学。
Copyright © 2020 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. All Rights Reserved. 渝ICP备19014010号-2